8月16日,一段“二三百位老人堵在马路中间健走”的视频在网上炸了锅——画面里队伍举着显眼的大旗,穿统一的红色运动服,最前面有人攥着大喇叭喊“保持队形”,旁边的音响里放着高分贝的《最炫民族风》,直接把路口四个方向的车辆都逼得停在原地。红绿灯从红变绿、再变红,来来三次,这支“暴走团”才慢悠悠走完。
“这哪是锻炼?分明是拿马路当自己家的操场!”视频下的评论里,网友的吐槽里藏着憋了很久的火气。据知情者孙先生透露,这群平均年龄60岁的退休老人,早就是附近的“麻烦制造者”:每天早上6点准时“开工”,音乐声、击打乐器的“咚咚”声震得居民楼的窗户都发颤,“我家孩子上初中,每天被吵得凌晨5点就醒,说‘像有人在耳边敲鼓’”。
更让人气愤的是高考期间——全城都在为考生营造安静环境,这群老人却照走不误,音响声比平时还大。居民们找过社区、报过警,甚至有人当面跟领队沟通,可每次都是“口头答应整改,转天又带着人来”,孙先生无奈:“我们都快麻木了,反正消停不了两天。”
这场矛盾里,网友的态度分成了几派:有人直接骂“没社会公德”,“占机动车道不仅违法,万一有司机没刹住车,出了事谁负责?”;也有老人的家属出来解释:“我爸以前性格特别孤僻,加入这个团后才愿意出门,他可能真没意识到音乐声太大”;还有当过健身队领队的网友支招:“其实可以跟社区申请公园的闲置区域,总比占马路安全。”
说到底,“暴走团”的问题从来不是“健身”本身——而是“越界”。老人们想找个伴儿一起活动,想让退休生活热闹点,这是再正常不过的需求;可“把别人的睡眠当‘背景音’”“把马路当‘私人步道’”,就是对规则的无视。
领头的人该多费点心思:提前踩点找条安全的路线,跟大家说清楚“音乐声要调低”“不能占机动车道”;老人们也得明白:“年纪大”不是“搞特殊”的理由,“弱势群体”更不是“特权群体”。就像有位网友说的:“我也会老,但我不想变成‘让别人躲着走’的老人。”
健身的初衷是“健康”,可要是因为“任性”伤了自己、扰了别人,那可就本末倒置了。毕竟,真正的“老有所乐”,从来都是“自己乐,也让别人能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