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论语为什么难背
完全二哥的回复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道德经》、《论语》这两本古人的书是不好理解的,小孩子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也明白不了,若是要硬教的话,小孩子大都是只能死记硬背出这书中的内容,可是你要问他这本书的思想,主旨是什么并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感想,他们都是不晓得的。小孩子在小的时候本就该是个玩乐的年纪,没有必要和这些非常难懂的书绑在一起。
《道德经》、《论语》这两本书并不好懂,不要说让中国的小孩子从小学习这个,你就是让很多的高中生,大学生去学习这个,他们也是会学的不明不白地。直到我们后人对于《道德经》、《论语》都有不同的理解,这两书依然还是在研究当中,很多学者都没有把这两本书研究透彻。那么又何必让中国的小孩子从小就学习他们呢?如果真的要学习的话,大可以在大学时期来学习,至少在大学时期学习这两本书的时候,他们可以理解到这其中的深层含义。
现在我们中国人的小孩子从小就报很多的兴趣培养班,而学习《道德经》、《论语》并不在这这是一个大趋势。中国的很多家长为了自己的小孩子可以赢在起跑线上,为了让他们的成绩更好,拼命的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上奥数班,补课班等等之类的课程当中。并且很多的孩子不仅要上这些课外辅导班,还要上兴趣培养班,例如钢琴,画画等等。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道德经》、《论语》并不在我们高考的考试范围之内。其实很多的家长那么关心孩子的成绩,就是为了孩子在将来可以考上好大学,而《道德经》、《论语》并不在这个高考范围内,自然也没有必要学习。
乐哈哈的回复
如今人们读个“四大名著”就以为了解传统文化了,岂不知所谓的“四大名著”在古代学人眼里只不过是“稗官野史”而已。
可怜现代人竟然奉末流为正统,只知有“四大名著”,却不知道有“五经四书”,真是抱着杂草当香稻!(稗,音bài,本义是稻田里的杂草,似稻而害稻者,又意思为小或不正统。)《十二金钗图册》之黛玉葬花,清代画家费丹旭绘。就是唐诗宋词之属,在古人也不过将其视为玩物丧志之类。可笑今人以会背几句浓词艳句为标榜,某电视台还弄了个什么“诗词大会”,在会上不是自己联句作诗,竟然搜肠刮肚地专背古人成句!
只在诗词上下功夫是堕落,那么这种只会背别人成句者则是堕落中的堕落了!
不要再以知道“四大名著”有哪些为荣了,作为中国人,真正应该知道的是“六经、五经、十三经和四书”都指的是哪些。十三经注疏之《周易注疏》书影。明嘉靖时期李元阳福建刻,隆庆二年重修刊本。六经、五经、十三经和四书。
先说六经,为:
《诗》、《书》、《礼》、《乐》、《易》、《春秋》。
但是后来少了《乐》经。有的人说乐本无经,有的应该是乐谱之类的书。但也有人说《乐》经亡佚,毁于秦火。但不管怎样,后来的确是没有《乐》经了,而只剩下了“五经”,即:
《诗》、《书》、《礼》、《易》、《春秋》。
这是汉代今文经学家的排序,以易难为标准。《诗》最简单,《书》、《礼》、《易》,最难的是《春秋》。《春秋》微言大义,一字褒贬,与《易》互为表里,所以最难。
若依汉代古文经学家的排序,则为:
《易》《书》《诗》《礼》《春秋》。
排序标准是由古及今:《易》最古,伏羲始画八卦,《书》起自尧舜,《诗》有《商颂》,《礼》有《周礼》,《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为最近。伏羲画卦图。那么这“五经”又是如何变为“十三经”的呢?
《礼》,一析为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再加上《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共为“十三经”。
其实,后来所加上的有些并不能称为“经”,如“春秋三传”、《礼记》等,只是“传、记”,即对“经”的阐释与解说,而《尔雅》只是汉代经师解经之词的汇集。
“四书”则是到了宋代才被提出来的。北宋的二程,即程明道和程伊川兄弟二人,将《礼记》中的两篇:《大学》和《中庸》单提出来,加以提倡。
到了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子,继承二程兄弟的学脉,用尽后半生的心血为《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作注,并将四者的注释合编在一起,名为《四书章句集注》,这才有了与“五经”连称的“四书”之名。朱熹(1130年10月22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理学集大成者,学者尊称为朱子。古人认为,《大学》为孔子的弟子曾子所作,《中庸》为孔子的孙子,也是曾子的弟子,子思所作,而孟子则是子思的再传弟子。所以“四书”也反映了一个传道的序列,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这便是所谓的“道统”。古人对“经”的两种解释。
下面进入正题,“五经、六经、十三经”等古代典籍为什么都称为“经”呢?
我们先看看古人是如何解释的。
在古人的注疏中常要两种解释:
一、“经”为官书。
“六经”虽然定于孔子,但所据文献却都是自古传承下来的故典,在礼乐尚未崩坏之时,都是朝廷钦定的官书。
既然是官书,在书写体制上便不同寻常。如《论语集解序》中就记载道:
六经之策长二尺四寸,《孝经》谦,半之,《论语》八寸。
我们知道,古代没有纸张,书都写在竹简上。在竹简的大小上,便能体现出官书的特别。
六经所用的竹简都比较大,长为二尺四寸,因为是自古传下来的古书。《孝经》虽然称经,但作自孔子,所以不敢自同于故典,所用竹简的大小减半,即一尺二寸。《论语》则是孔子后学集录的孔子及门人弟子的言语,所以只能用八寸的竹简。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二、“经”者,常道也。
如东汉人刘熙所撰的《释名·释典艺》中对“经”的解释:
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
又如《孝经序疏》引皇侃之言:
经者,常也,法也。
意思都是说,“经”就是“常”的意思,恒久不易,为万世法。现在我们也会“经”、“常”连用。称为“六经”的诸典籍,都是圣人所作,垂教万世,所载都是天理,不可变易,所以称之为“经”。
两种解释中,前者只是说明了经书的体制,并没有直接解释为何古籍都以“经”命名;而后者则多有望文生义之嫌。至于古籍为何称“经”,我们不妨从“经”字的原始意义来探讨。经书与纬书。
《说文解字》中对“经”的解释是:
经者,织也,从糸,巠声。
“经”字表意的形部为“糸”,即表示与治糸、纺织有关。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解释道:
织之纵丝也。
即是说,织的丛丝,也就是竖丝,称为“经”。
展梦白的回复
难。有20多句。
第七章【述而】本篇出自《论语》,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7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7.13 子之所慎:齐,战,疾。
7.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7.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7.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7.28)
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3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7.36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推荐问答
-
星座3 月 30 号白羊座:星座的神秘面纱与个性特质
3 月 30 号出生的白羊座,如同春天里的第一缕阳光,充满了活力与激情。他们的性格如同火焰般炽热,勇往直前,毫不畏惧困难与挑战。3 月 30 号白羊座的上升星座是什么呢?这又会给他们的性
-
星座天蝎和水瓶配对指数(天蝎和水瓶配对指数高吗)
当谈到星座配对时,天蝎和水瓶这两个星座常常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就像夜空中的两颗星星,一个神秘而炽热,一个理智而独立。天蝎和水瓶的配对指数到底高吗?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神秘
-
星座天蝎座女和射手座男配不配(天蝎座女和射手座男配不配财运)
在星座的世界里,天蝎座女和射手座男常常被人们讨论是否相配,而其中财运方面的话题更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这两个星座在性格和特质上有着明显的差异,那么他们在财运上又会有怎样的
-
星座搞笑段子星座:100 个爆笑段子大揭秘
你是否曾经因为星座而对自己或他人的性格特点产生过好奇?是否想过那些星座传说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搞笑秘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搞笑段子星座的世界,探寻 100 个爆笑段子背后的星座奥秘吧
-
星座马盘金星星座(马盘金星星座是盘主本命星盘金星星座)
在浩瀚的星空中,每一颗星星都有着独特的光芒和意义。而在占星学的领域里,马盘金星星座就像是爱情宇宙中的闪耀星辰,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影响着我们的情感世界。马盘金星星座,顾名思
-
星座星座运势 2020 年运势大全:探索宇宙与人生的奥秘
2020 年,宛如一幅神秘的星图,在宇宙的浩瀚中缓缓展开。每一个星座都仿佛被赋予了独特的使命和能量,它们的运势如同星辰的轨迹,指引着我们在这一年中的起伏与变迁。让我们一同踏入星
-
星座90年射手女2023年运势(1990射手座性格特点)
# 90 年射手女 2023 年运势:勇敢前行,绽放光芒1990 年出生的射手座女生,如同那自由翱翔的鸟儿,充满了活力与热情。在 2023 年,她们将迎来怎样的运势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
星座2023年双子感情运势(2023年双子感情运势如何)
《2023 年双子感情运势:起伏之间,把握真爱》2023 年对于双子座的人来说,感情世界仿佛是一片波澜壮阔的海洋,既有风平浪静的时刻,也有波涛汹涌的阶段。在这一年里,双子座的感情运势
-
星座巨蟹座男生和射手座女生(巨蟹座男生和射手座女生配吗)
巨蟹座男生和射手座女生,这两个星座的组合就像是夜空中的星辰相遇,充满了神秘而又独特的魅力。巨蟹座男生以其温柔、体贴和顾家的特质而闻名,而射手座女生则充满活力、乐观开朗且富
-
星座2023 年 10 月 3 号十二星座运势(10 月 3 日运势)
10 月 3 日,星座运势如同星空中的繁星,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十二星座在这一天的运势面纱,看看它们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吧。白羊座:清晨的阳光仿佛为白羊座注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