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的广东奥体中心游泳馆,当全红婵和搭档王伟莹完成最后一跳,水面溅起几乎看不见的水花时,现场观众的掌声差点把屋顶掀了——这位18岁的奥运冠军,时隔183天重返赛场,就帮广东队拿下了第十五届全运会跳水女团首金。赛后她发微博敲下“我真棒”三个字,短短几字,把过去半年藏在训练服里的汗、秤上的克数、网友的质疑,都揉成了最直白的底气。
谁能想到,半年前她还在“消失”的漩涡里:5月世界杯总决赛拿了亚军后,全红婵就没再参加正式比赛,全国冠军赛明明到了武汉,却因旧伤复发退赛;7月“跳水女皇”高敏发博担心她“过不了发育关”——从东京奥运的1米43、38公斤,到现在1米53、46公斤,体型变化让她的207C动作从95分跌到60多分,网友甚至传“全红婵凉了”“天才掉链子”。
但全红婵的“消失”,其实是在“攒劲”。9月入读暨南大学时,她抱着巴黎奥运出场服跟苏炳添合影,笑着说“要当好学生”;广州市跳水队总教练张雁全偷偷透露,为了备战全运,她的减肥计划精确到“克”——每天测好几次体重,一口饭的量都要算着来;9月30日她晒训练视频,镜头里的她又做出了“水花消失术”,配文“十一动起来”,眼里的光比两年前拿奥运冠军时更亮。
这次复出的3个动作,全红婵跳得像“开了挂”:首跳107B拿了76.50的全场最高分,同步性和入水质量还是顶级,连裁判都忍不住点头。赛后那声“我真棒”,不是怼网友的质疑,是对自己的奖励——她熬过来了,熬过高敏说的“长胖关”,熬过高强度的力量训练,熬过长夜重复几百次的跳跃。
但清醒的声音也没断:熟悉国家跳水队的专业人士说,“发育关”过了不代表“体重关”赢了,比赛视频里她腹部还有赘肉,“长胖这事跟基因、作息都有关,得一直拼”;省队教练更实在,“想打洛杉矶奥运,双人项目没问题,但单人要解决207C的老难点——那动作现在对她来说,还是‘坎’”。
可对全红婵来说,现在的每一步都比“未来”更重要。她没说“要拿多少金牌”,没提“要超越谁”,只说了“我真棒”——这是一个18岁女孩,对自己“没放弃”的最大肯定。从“消失”到“归来”,她熬的不是“冠军关”,是“自己关”。而这份“熬过来”的底气,比任何金牌都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