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篇《三字经》,共有376句,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典籍、历史、人物及社会人生的种种。“诚古今一奇书”也,书中故事贯穿孔孟思想,是一本奖勤教俭,鼓励读书,传授学习方法的益童良书。“三字编成便学童,天人包括在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三字经》是过去儿童启蒙必读之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初:最初,刚开始。性:人所具有的品质、性情。近:近似,接近。习:语出《论语阳货》:指长其在某种自然条件或社会环境及后天教育下所养成的特性。)——第二,熟读《百家姓》。《百家姓》是一篇将常见的姓乐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很象一首门乙言诗,便与读涌和记忆,流传至今,影响极深。是启蒙教育的助读读物。——第三篇启蒙文就是《千字文》,《千字文》在“三、百、千”三启蒙读本中是唯一有确切的作者和成本时间的一篇文章。至于《千字文》,还有一个传说的故事;相传,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子的书法,让殷铁石从五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1000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便用一张纸。然后梁武帝把这些没有次序的拓字交给了周兴嗣,要周编成有内容可读的韵文,以便诸王子有兴趣读诵、书写。周兴嗣用了一夜的时间,将其编撰成文,累得须发一夜时间皆白。《千字文》条理分啊,通顺可诵,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内容丰富;涉及到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方方面面。——第四篇《声律启蒙》;《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全篇按韵分编,以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东西用来作对子。有单字对,两个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可以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等方面的训练。读诵起来,如同唱歌一般,动听又易记。比如:“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第五篇《龙文鞭影》;该文内容广博,杂取各家,上至三皇五帝,下致唐宋各朝,经史子集,无不涉及。四字一句,二句一韵,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对学童熟悉经史,了解典故,贻养性情,砥砺志向,无不裨益。——第六篇《名贤集》;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蒙学教材之一,文中汇集了孔孟以来,至南宋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以及民间流传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治学修德方面的格言谚语,其中不乏洞察世事,启人心智之妙句。——第七篇《增广贤文》:书中崇尚孔孟之学,文中宣扬的是儒蒙思想,并收录了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经典语言,对于儿童思维、口齿的训练,是提高幼儿素质的好考本。
成人读国学经典的顺序
所谓经典就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读经典长智慧,长判断力。但我们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浩瀚无垠。两年前我就想学习国学经典,但那么多的经典到底要先读哪一本,很苦恼。网上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现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发现原来人生所以的困惑都在经典当中能找到答案。《三字经》里有一句话叫:“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要打好基础,要先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而现在最精辟的《小学》就是《弟子规》,他是依据《小学》的纲领编出来的,也就是说读完《弟子规》再读《孝经》、《大学》、《中庸》、《伦语》、《孟子》等等,才是正确的顺序。可能很多人会纳闷,《弟子规》有什么好学的,我之前也抱有这样的心态,但没想到越学越佩服,越学越庆幸自己下对了决定。所谓“弟子”并非特指小孩子,而是指愿意接受圣贤教诲的所有人。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或是长者,《弟子规》都是人生第一课,是扎一切做人做事的根本,如果根基没扎牢,就读其他经典,长得是浮华,是傲慢,而傲慢心是求学问的第一大杀手。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缺的不是知识。但一个人假如没有先学会正确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与方法,学的知识越多,看的书越多会越傲慢。我们古代十大忠臣之一林则徐先生曾留给我们后人一条重要提示“心高气傲,博学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看看我们身边那些学历很高但言语行为常常与圣贤教诲背道而驰的人,我们就会明白教育的核心究竟在哪里。现在还有很多初学者在问读经典的顺序,为了不让大家跟我一样走弯路,所以我迫不及待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一花不是春,独木难成林”,愿与有缘人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儿童读国学经典的顺序
儿童学国学的顺序建议如下:
1.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书经》、《易经》、《礼记》、《孝经》、《老子》、《春秋》、《黄帝内经》等。
2. 《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
3.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书经》、《礼记》、《孝经》、《易经》等。
以上仅供参考,学习国学经典可以提升孩子的文学素养和哲学素养,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让他们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