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从我们现在的“文学观念”来看,蒲松龄《聊斋志异》作为经典文学作品,是要比纪昀的作品文学价值更高、流传更广、评价更好的。文学观念和研究模式,是现代以来受西方影响产生的,比如四大类(诗歌散文小说戏曲),思想内容研究和艺术研究(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叙事)范式等。《聊斋》佳作不胜枚举,艺术水平无疑是卓越的。相比起来,纪昀的作品都显得“理胜于辞”,学术性强,而文学价值不明显,或者说作者不重视文学书写。蒲松龄的《聊斋》和其他作品,为文学研究和民间文学研究提供了绝佳的范本。二是从古代的学术语境来看,是没有所谓的“纯文学”概念的。古代的文、文学,往往指向杂文观或大文观,既有集部的词章之学,也有经史子部的学术著作和杂说杂著。纪晓岚的著作,符合古人的学术评价标准,直到现在地位都很高。纪昀认为的古代“小说”,是指子部小说,不是《聊斋志异》那种夹杂子部小说与传奇虚构篇章的混合体。因此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在古代始终无法进入正统文学领域,甚至为正统文士所鄙夷,蒲松龄酷爱小说创作,实际上也大大影响了他的科举制艺写作。纪昀之所以批评蒲松龄《聊斋》写法不伦不类,就是本着古人著述的立场发出的,他专门写《阅微草堂笔记》,那意思就是说“古代的子部小说应该是这么写的”。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古人创作某一类文体,一般都有着相应的体例规定,逾越了这个矩制,就会招致毁议。而古今评价标准不同,我们可以对文学水平有一个高低评判,但一定要看到背后的时代语境。蒲松龄的文学手笔在今天看来弥足珍贵,但在古代语境下,却是受到压制、不提倡的“小道”。
国学经典大学经典
经部——儒学经典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古籍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集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定义国学,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经世国学经典国学
1.国学精粹与当代社会 作文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漫长的岁月为她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字骨,画魂,音容,文气,诗节,镌刻下了五千年历史的兴颓变迁,凝炼成了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铸就了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五术六艺,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这些用智慧凝成的思绪,用哲理汇成的情思,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国学的深刻与博大,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深邃的美.它教会我们如何处事,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吾静而思之,有此心得:凡欲成大事,立伟业者,其身须自强,其德须淳厚,以此为本,蓄以时日,加以磨炼,方可达一代英杰之境界.在竟争日益激烈的要想谋求发展,在社会占有一席之地,我们所需要的不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吗?《史记》是国学经典中一块璀璨的奇葩.它记录的是历史,却又不单单是历史.它折射出的是一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韧气节.司马迁,这个在风雨中茕茕子立的长者,正是因为他的忍辱负重,他的坚强执著,才有了这部号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煌煌巨著.他用不屈的精神铸就的傲骨,使历史的长钟浑厚有音.岁月的梭子已在历史的诗篇中悄然划过,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诗人,智者已离我们远去,但是消逝的是他们的躯体,不灭的是他们的灵魂.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篇又一篇发人深思的文章,留下一部又一部震憾思想,冲击心灵的文学著作.时代的钟声已在21世纪的今天深沉敲响.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作为一名正中学子,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国学经典,应该如何利用前人留下的这笔宝贵财富?毫无疑问,应该学习,继承,发扬!清晨醒来,手捧《归去来兮辞》,站在校园的柳树下,让自己的精神伴随着清爽的晨风,放飞到静谧,温馨的心灵田园,让自己的思想沉淀在熙熙攘攘的世俗中,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华灯初上,呷一口清茶,指尖轻轻滑过泛黄的《诗经》;无论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缱绻,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这豪迈,都是国学经典带给我们的美的感受与体验.这便是文学的魅力,这便是国学经典的魅力,洗涤人的心灵,充实人的思想!国学经典就是如此的具有张力.诗行意味着宽度,诗人意味着高度,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的读者构成了长度,不朽的国学灵魂让三维空间充满了文学的智慧与灵性.汗青似乎依旧淡淡渗出,优美的重章叠句,用思绪凝成的经典却跨越数十个世纪抵达心魂.日益发展的信息网络只不过缩短了物质的距离,而国学经典却打通了连接古典与现代的时光隧道,使我们的心灵有一个端口,能与千年前的先哲和智者对话,与千年前的智慧和思想产生共鸣.请不要闲置这个宝贵的端口,拂去积满的灰尘,去细细品味这古老却不陈旧,遥远却依旧教育世人的国学经典吧!让我们从日常做起,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用我们的言行守候国学这片泛土,用我们不断的继承和发扬,使民族的精魂万古长青!2.《国学精读》是什么书 宜昌金东方学校语文组全体教师,在学校开展了“重拾国学精粹 弘扬民族文化”的大型语文综合活动,在继去年“吟诗作对”活动之后,今年开学初又由全体语文教师编写了一本校本教材——《国学精读》,学生免费人手一册,在语文课前大声诵读,一月完成一定量的古诗、词、曲、文的背诵,学期结束时,由家长随意抽取考查,作为学生语文成绩的一个部分,此作法受到业内人士和家长的高度评价,被著名特级教师、全国语文教育改革专家余蕾先生称之为“把学生从视频阅读引返到文字阅读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语文教学中将功不可没”!在视频阅读快要成为信息接受的主要方式的眼下,宜昌金东方学校急切地呼吁:亲嗅油墨芳香,重返文字阅读!在“酷毙”“粉丝”“玉米”之类词语充斥的读物日渐挤满学生的课桌的当前,他们热心地倡导:传承民族文化,重拾国学精粹!于是,他们有了“重拾国学精粹之‘吟诗作对’专题讲座”,有了一时挂满教学楼、办公室、教室、餐厅、寝室大门,校园处处竞飞红的迎春对联,有了名师送联、朋友索联、师生征联、考试对联、寒假题联的欢乐联年(2006)。不尽是我们的孩子只爱时尚报杂,不尽是我们的学生光青睐时髦用语,而是我们提供的环境影响了孩子他们,是我们的教学忽略了经典的传承,是孩子们的那根古韵琴弦没被我们敲击、拨响!所幸,金东方的师生拥有了这相通的一脉、一瞬、一缘。愿我们的校园从此书声朗朗,翰墨飘香;愿金东方的学生从此文思泉涌,谈吐高雅。他们不想单以这一本《国学精读》管总,还想集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国学的经典、智慧于一体,开发出系列“国学读本”;也不想单让我们金东方的学生受益,还想将此活动推向社会,开办类似“‘吟诗作对’国学班”的活动,以让星星之火燎原,国学经典光大。他们的愿望是:重拾国学精粹品读诗词曲赋文再添时代新举子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仁义礼智信力创华夏好世风3.国学精粹班会桌椅摆什么造型好 汇贤雅国学除了国学知识的传授和通过潜移默化对孩子进行教育外,还对学员们进行“童蒙养正”教育,濡养孩子的纯善之心,纯善之念。首先引导孩子们做到“四正”:正心、正徳、正见、正行,将孩子们塑造成未来正直的栋梁之才;对人要做到:明白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对事要做到:事虽小,勿擅为、事勿忙,忙多错、礼仪威仪、信用守信、能够勇于承担责任、知错能改、面对困难能够冷静处理,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对物要做到:节用爱物、恭敬爱惜大自然的赐予、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长养慈爱心、物有定位。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做到举止安详,不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出言谦敬有礼,知晓口为祸福之门。等等。4.请问:中国的国学精髓是什么 中国国学的精髓包罗万象,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内涵、有外延,不能看外表,要通过表面看本质和本质以外的东西.国学的外延无所不包,凡是中国的学问都可叫“国学”。我们可将国学分一下类,最简单的分类就是四库全书的分类,把国学分为四个类:即经、史、子、集。经部———就是十三经,先有五经,后来是九经,最后发展到十三经。史部———就是历史库,所有历史类的书都在这里边,如二十四史。子部———就是诸子,如《老子》、《庄子》、《孙子兵法》等。集部———就是文集,如李白、杜甫、苏东坡等文学家的文集。其中易经是最博大精深的.这样的分类是对的,但还不够。从内容上再进一步分类,基本上可分为五类或三类。这是古时候传统的分法,很有经典性。国学又包括三个方面:义理之学———讲道理的,也就是哲学;考据之学———从事历史考据的,就是史学;辞章之学———写文章的,就是文学。这三个方面的排列顺序是哲、史、文,我们现在颠倒了,叫文、史、哲。其实哲学是老大,义理之学应该是第一位的。后来又有人认为分三类还不够,还可以再加两个:经世之学———就是政治、经济、法律,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治理世界的;科技之学———包括中国的科技,如四大发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中国国学包括内容很多,经、史、子、集的分类还不是太精确。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辞章之学、经世之学、科技之学这样的分类就很精确,而其中打头的应该是哲学。义理之学来源于经典,所以经、史、子、集也把经放在首位。这就是国学的外延。5.国学精粹常学习哪些文章 首先初中课本和高中课本上的都是很不错的,背背都很值得小学开始就开始背古诗,(初中高中买点宋词唐诗看看,对股市鉴赏题很有作用)在看一本《增广贤文》,这一本书是最能够启蒙一个人的哲学理论的,最好背下来接着学习《弟子规》,边学边做,你的人格很改变很大接着看看《幼学琼林》里面都是古代的一线风俗,看看就明白了古代是咋么一个世界了!下一本是《了凡四训》,是一本劝人为善,立志,谦虚的一本好书接着是《论语》,论语看了十《大学中庸》,这线看懂了整个儒家思想的总纲领就学回了在自己去买本《孟子》,这就比如一本“儒家兵书"。在看看道家的书,首选就是《老子》(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人生真谛“)再是《庄子》以上述看完了,你古文就应该就看得懂了。接着开始看点《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六韬三略》里面都可以解决生活,商业,交往等的问题有了这么多基础,看看《红楼梦》,这可不是一本普通的书,鲁迅说:”中国可以没有万里长城但不可以没有红楼梦“再看看《易经》,只要《易经》能看懂,就大彻大悟了。6.高中作文800字重国学轻科学 国学,你是沙漠中的绿洲,给了我希望;国学,你是黑夜中的明灯,给了我光明;国学,你是阳光雨露,沐浴我茁壮成长。国学,是我的最爱。我已经跨入了国学的大门,准备去这浩瀚的知识海洋畅游。国学,能让我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与经典通行,与贤为友;国学能让我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让我学习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做国学的好伙伴,国学的读者吧!《论语》教我们做人要政治磊落,要视仁德;《弟子规》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规范;《孔记》告诉我们修身做人的准则;而《大学》教导我们要格物致和……说实在的,我觉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时候就有这么一套叫你怎没做人的书,使自己不断改善。“德”是《弟子规》主要讲的内容,他教会你如何尊重长辈,爱护小辈,孝敬父母老师,关心兄弟姐妹。时时刻刻都要以“德”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为重,真正的做到尊师重道、尊老爱幼。学习《弟子规》之后,我感触特别深刻,因为自己平日里的一些举动,使自己对《弟子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想到自己,脑子里浮现出了一幅画面:在学习的太少太少了!时间抓得不紧;在处事做人上还有很大差距。记得有一次,我正在聚精会神、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忽然听到奶奶叫我:“吃饭了彤彤!”而我对着电视机跟奶奶说:“知道了,一会就来。”接着又埋头看电视,奶奶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来吃饭,这是多么不应该啊!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家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学习这经典的国学,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实感,学会出事,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