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应该阅读国学经典。
能够流传到今天的经典书籍,都是经过时间的滔洗,无数前人的检验,才流传到今天的。读经典,我们可以暂时离开我们现有的社会,去感觉与我们不同的社会形式。去了解人的多面性,去了解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原因。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经典,可以让孩子们知道作为人的行为准则。两千多年前,孔子的主张没有受到重视,但是今天我们再看,他所提出的修身原则,都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建立融入社会。孩子出生的时候就是一张白纸,你怎么构建他的世界,他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的。许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而且受到赞誉,这种赞誉不是说成就有多大,而是靠着举手投足之间的涵养赢来的。
从小告诉孩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长大之后他就不会是一个极度自私自利的人;从小告诉孩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长大之后他就会关爱社会;从小告诉孩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就会乐观的面对生活。国学从来都是塑造人格的,也因为阅读国学,能够让我们知道作为人,底线在哪里。从小阅读国学能够塑造孩子对美感的认识,这种美感不仅是感官上的,可以知道泰山的巍峨和“造化钟神秀”,更是精神上的,一首诗的韵律,每当吟诵出去都是美的享受。
唐诗宋词这些古人留给我们的经典,让我们可以穿过时间的阻隔,与古人对话,巨大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除了现实的生活,还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国学是非常有趣的,孩子们读了之后,是会受益终生的。
有关的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书籍有经、史、子、集四大类,详细如下:
“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诗经》、《孝经》、《论语》、《孟子》等等,后来又增加一点语言训诂学方面的著作,如《尔雅》。
“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郑樵的《通志》,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等的《新五代史》等;政事史,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等;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方志等。
“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荀子》,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庄子》,以及释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皆入“子部”。
“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荆公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等。四库未列入的一些古代戏剧作品如《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也属集部。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现“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共存共鸣的,没有主从关系,如果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或显性或隐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领域不同而已;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思想教化领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其它各家学说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领域的道家与法家、军事领域的道家、兵家、医学领域的道家、医家、还有其它各领域的各家(名家、墨家、农家……)等等,某一领域起主流作用并不代表全部。国学的各个学派学说并没有主从之分,并不存在以哪一家学派学说为主体。
有始有终国学经典
孩子自己怎么学国学 孩子自己怎么学国学,国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非常的重要。学习国学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影响很大,诸多家长也选择让自己的的孩子学习国学。下面来看看孩子自己怎么学国学? 孩子自己怎么学国学1 首先做好朗读。 我们看电视里面,古代的小孩子学习国学,整天的读一些经典文摘,朗读不好就不能完全理解好里面的含义,应该做好朗读。 学会背诵文章。 我们应该在做好朗读的做好背诵文章的功课,朗读多了以后自然就会背诵,而背诵的时候,就需要加以理解,不能死记硬背。 注重知识理解。 我们应该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在很多时候,知识学习都是用来指导实际工作和学习以及生活的,国学学习一定要理解其中深层次的含义。 功在潜移默化。 我们在教小孩子学习国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诵读,锻炼小孩子的语言能力,要注意学习的潜移默化,不要强求,不要急功近利。 不要低估孩子。 我们在教会孩子学习国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能力的培养,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他们其实具有超强的记忆能力和认知能力,孩子的记忆力是超强的。 要寓教于日常。 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日常管理,必须理解国学中的道理,把国学灵活运用于生活,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习,通过游戏等带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怎样向婴幼儿渗透国学 1、学习的顺序(此为古时私塾顺序,可以不以这个为准):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四书五经;其间可以加入唐诗、宋词等; 2、不需要解释,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会明白的; 3、每天读15遍国学,连读7天; 4、可以选一到三种国学分别读给孩子听; 5、要作为背景声音放给孩子听,无需孩子专注听,玩积木可以听,玩汽车可以听,玩滑板车也可以听; 6、不要总是考孩子,或者让孩子当众背诵; 7、可以在每一个七天快结束时,家长念几句,故意丢掉或忘记几个字,请孩子补起来,孩子如果会补表示他已经学会了。如果孩子不愿意讲,也是可以的。我们见过一直不说,最后全部都会背的孩子; 8、因为孩子与孩子的个性不同,所以不要拿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 9、大一些的孩子(5岁以上),可以看着书念,每天念一遍即可。 10、 要相信别的孩子可以,自己的孩子也是可以的。 孩子自己怎么学国学2 如何引领孩子学国学经典 一是建立习惯,例如固定在晚饭后读十五分钟书; 固定在晚饭后,打开国学经典书籍,播放乐谦国学随身听,与孩子一起跟着大声朗读,不要求孩子背书,让孩子在诵读时没有压力,这样孩子就会发自内心地主动想读,反复地读,流畅地读,以至于顺口溜出来,孩子自然就会背了,“会背”是自然的结果,不是目标,更不是目的。在孩子“熟读会背”之前,不提倡给孩子随意解释,让孩子自己“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二是创设氛围,如全家共读、播放音频; 每天24小时播放经典作为家庭的背景音,给孩子营造一个书香氛围坏境。如起床期间、孩子哭闹、吃饭、睡觉、思考或做功课等时候播放中西方古典音乐或中西方儿歌;睡前播放故事百科知识;孩子玩耍时候播放中西方文字经典...... 另外固定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为全家共读国学经典时间,打开国学经典书籍,播放乐谦国学随身听,全家一起诵读。全家一起不仅有氛围还可实现第一条中的目标,给孩子建立固定的学习习惯。 三是利用激励,例如看电视前、玩玩具前读十五分钟经典等。 显然,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也是家庭生活的安排者,因而如果用心,不难找到引入的切入点,关键是要组合运用、不露痕迹、长期坚持、形成常态。 所以现在就赶紧囤一台乐谦国学随身听与孩子一起听国乐学国学吧! 乐谦国学随身听,经典境教熏染:无为而为,道法自然,让孩子在书香氛围里耳濡目染,自然吸收;无损天籁音质: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孩子在美妙佳音下正确跟读,快乐学习! 艺术陶埙造型、龙凤图案,材质肤质手感,安全顶针卡槽,双重遥控选曲(手机app蓝牙遥控、外配小型遥控),自动息屏锁机技术,超长待机,hifi无损音质,蓝牙音响来电免提,特色小型音响等等。 乐谦国学随身听,上千曲目,内容丰富:荟萃“古典音乐·佛乐禅曲·文学经典·古文诗词·吟诵经典·故事百科”等内容,涵盖了文学、历史、音律、名曲、诗文等等。 孩子自己怎么学国学3 何谓国学? 国宝级学术泰斗、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提出“大国学”的概念。他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这应该是广义地讨论国学的概念。那么从狭义来说又包含什么呢?以《四库全书》分,应该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为重,尤倾向于经部;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释道三家等,儒家贯穿中国思想史,其他属从属地位;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等,其中儒家哲学,至为重要。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 1、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但面对世界,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之区别于别国人在于我们的`血脉里有传承了五千年的文明,拥有与别国人不同的精神内核。我们如何向他人昭示我是一个中国人,就是因为我们熟知并了解中国的学问。 未来的中国已是一个完全开放国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在同样竞争条件下,为什么不选外国人而选你,只有因为你比他有更多的中国元素。而这一切来自于幼儿时期的国学学习。 2、“腹有诗书气自华”。 不凡的气质不来自你穿了什么样的名牌,更不来自你做了什么样的雕饰,而来自于言谈举止的诗书气息。这种诗书气息来自于幼年的熏陶。而国学的每一本书,每一句话,本身并不只是文学,还包含了深厚的哲学思想,这些会融入孩子们的血液。成为他内在的气质。 3、建立起儿童语言的韵律感 在幼儿学语言的早期,需要有韵律的诗文,国学的很多文章都是有韵律的,孩子朗朗上口,对于学习语言也非常有帮助。 4、可以练习孩子听觉序列化的能力。 所谓听觉序列化就是将听到的信息按照顺序持续地摄入并进行编码记忆。它对儿童将所学的知识有系统、有组织地保留下来是非常有帮助的。 听觉序列化能力发展不好的孩子无法正确地把一系列信息按正确顺序回忆出来。比如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也就是说,儿童运用语言符号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时,无法按不同词语符号出现的先后顺序,一步一步地正确地进行。 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早期让孩子听背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