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理想 春暖花开人生就像是睡莲,成功是浅浅地浮在水面上的那朵看得见的花,这幅花能否开放的美丽灿烂,取决于水面下看不见的那些根系和养分。我们每个人太在乎成功,往往把全部心思都专注于水面上看得见的花朵,却疏于去关心水面下那些看不见的根本,结果是盼花发,花儿自不开。一个人的态度、气度和底蕴的厚度,就像睡莲中的根系和养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决定着人生能否最终开放出成功的花朵。态度决定命运,气质决定格局,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态度、气度、厚度,三度修炼,日积月累,功到自然成。只要每个人都点燃希望,照亮生活,温暖心灵,唤醒心底沉睡的天使翩翩起舞,促动英雄主义的雄狮威风凛凛,高举理想主义的旗帜明媚飘扬,踏着实干主义的脚步永不停息,我们的人生就一定会阳光灿烂,春暖花开。
一、理想与实干
人的生命需要理想作为内核。无数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不管身居何处,甭管事业大小,有理想、沉住气、踏实干应该成为我们做事业的态度性基础。拒绝喧嚷、拒绝浮躁、拒绝摆秀、拒绝浮名、拒绝速成,避免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耐住性,慢慢地沉潜内修,蓄深养厚,十年一剑,最终把自己搞平淡,把事业搞辉煌!所谓理想,是用来安魂的,是用来点燃生命激情和指引人生航向的。就像“高山仰止、虽不能止,但心仰止”一样,必须有超越现实的理想目标。虽然理想未必能给我们带来功名利禄和钱财物质,有时候我们为了理想还需要放弃功名利禄和钱财物质,但理想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人生的精气神和飞扬的神采,让我们过得充实而激情,甚至让我们变得崇高和伟岸。一旦坚定了信念,确定了理想,选定了目标,剩下的就像蜜蜂一样去采蜜,像画家一样去绘画,像战士一样去奋斗。冯仑说,成功是时间的函数,伟大是熬出来的。“立身不求无患”“处世不求无难”“究心不求无障”“行道不求无魔”“谋事不求易成”。把困难与痛苦当成生命的养料,在理想的光芒照耀下,以宗教般的意志经受长久的寂寞等待,以初恋般的热情迎接每天升起的太阳,生命才会精彩,才会阳光,事业才能成功,人生才有意义。
二、坚守与突破
坚守需要平和的心态,淳朴的性格,善良的品质和真诚的给与。从小到大,每个人都要经历众多的磨难和艰辛,都要经历物质、诱惑、喧嚣和浮躁。面对艰苦不抱怨,历经纷扰常淡定,给心灵一方净土,一份淳厚,正心诚意地坚守,是我们个人永远的财富。坚守需要细致、条理、逻辑、激情、精细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需要巩固、激活存量知识。特别是关键时刻凭深厚的底蕴修养,对情势有清醒的认识,厚积薄发,厚德载物,能顶住压力冷静思考,做中流之砥柱,扶大厦于将倾,撑庙堂于倒梁。
同样,人生事业要不断向前发展,必须敢于突破。只有不断突破小我,突破已有成就,突破旧的思维和习惯,才能实现自然我、社会我和为心我。曾经以为考上大学,找到工作,就达到奋斗目标,实现了理想,很快就一次次地警醒,这仅是一个又一个的新开始,而且一个比一个更有挑战,更需要我们付出;曾经,很难理解别人的想法或生活方式,慢慢才明白,自己以前的眼界小,看到的太少,经历的太少,世界远比自己想的丰富、复杂。虚怀若谷,才能容的下多样性,才能有鉴别,才能兼收并蓄,有所进步;曾经,目标和理想都不够长远,在自己划定的小圈子里扑腾,却还洋洋得意,自以为是,慢慢醒悟,如果目标只是把眼前的事做好,不去思考不去规划,那生命便没有了主线条,只能成为一堆琐碎的堆砌。突破需要魄力、勇气和毅力,需要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需要逆取,因为突破往往伴随着改变和否定,常常伴有阵痛。处在这个激荡、变革、创新的时代,我们需要大胆些,突破一些旧的思维模式,也就为自己敞开了几扇门。
三、信仰与人生
一个人失去了精神家园,丧失了安身立命之所,就会出现焦虑、彷徨、不安和忐忑。这是一种“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己”的“无处状态”┄┄即不知道终极的追求和关怀,把自己作为完全独立的个体,丧失本我和求真的状态。
诚以为,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应把国学经典作为我们行为的根本。“思以其道易天下”、“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君,止于仁;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即:改变天下、构筑和谐、净化人心、安顿生命应当成为我们“修齐治平”、安身立命的底线、标准和原则,应当知道“当其所为、不当期所为”“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八风吹不倒”,从而最终实现人生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提升,实现观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的道德超越。换言之,塑造健康的人生,崇高的信仰,当下需要造就有理想有追求而自命不凡的人;勇于创新而不标新立异的人;追求卓越而不居功自傲的人;有独立见解而不固执己见的人;平凡而不平庸的人;自信而不自负的人;坦诚不同意见而不轻易否定他人的人;固守原则而不失灵活的人;贯穿领导意图而不一味盲从的人;团结群众而不随波逐流的人;敢冒风险而不鲁莽行事的人;勇于承担责任放纵过错的人;坚持终身读书学习而不盲目照搬照抄的人;工作全心投入而不失生活情趣的人;展现自身魅力而不掩盖他人光辉的人┈┈
引用老子《道德经》第八章的一段文章与大家诫勉共享,或许这种境界超越能使我们变得从容、大气和睿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国学经典中的春天
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都有其特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氛围,而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根据季节进行相应的推荐。以下是每个季节适合读的国学经典:
春季:《诗经》、《楚辞》
在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此时可以读一些表现自然风光、生命活力和情感的国学经典。《诗经》和《楚辞》是表现这一主题的代表性作品。
《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名篇,以及《楚辞》中的《离骚》、《九歌》等作品,都描写了自然风光和生命情感,读之可以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
夏季:《论语》、《孟子》
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此时可以读一些修身养性、思考人生的国学经典。《论语》和《孟子》是这类经典中的代表。
《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名言警句,以及《孟子》中的“性相近,习相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等思想精髓,都让人受益匪浅。读这些经典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道德修养,增强自身素质。
秋季:《道德经》、《易经》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此时可以读一些具有哲学思考和智慧启示的国学经典。《道德经》和《易经》是这类经典的代表。
《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等名言警句,以及《易经》中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思想,都让人领悟到世间万物的规律和道德修养的真谛。读这些经典可以让人更加深入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冬季:《左传》、《春秋》
冬季是收藏的季节,此时可以读一些历史故事、文学经典等国学经典。《左传》和《春秋》是这类经典中的代表。
《左传》中的郑庄公克段、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等历史故事,以及《春秋》中的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记载,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博大精深。读这些经典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培养爱国情怀。
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都有适合读的国学经典。这些经典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感悟人生。
国学与国学经典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
经典文学作品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文学作品.最能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举个例子,《雷雨》、鲁迅的一些作品可以算作中国经典文学,而《老子》,《庄子》也可以。但前者就不能算作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