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国学?它首先应该是“集一国学术之大成”,我国的国学主要是指古典文献中重要的典籍所设计的传统学术著作,它包括不通历史时期的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等的有学派、学理和思想,它带有比较鲜明的民族立场和情感倾向,几乎代表了每个时期的主导文化精神与价值形态。
而学术界比较认可的定义是以儒家学说为主体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总称。国学经典则是专门指中华传统文化中比较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论著。
国学经典涵盖的内容可以说非常广泛,可以举例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
1、经部以儒学经典为代表,分为:诗、书、礼、易、春秋、孝经、四书、乐等。
2、史部历史著作主要书目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战国策》等。
3、子部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主要书目有《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等。
4、集部是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主要书目有《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等等。
那什么是传统文化呢?它一般指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所创造的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的唐诗、宋词、汉赋、元曲、昆曲、越剧、演义小说等是代表,至今对当代读者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我们整个民族比较推崇和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传统文化不仅凝聚了我们民族的语言习惯、思维观念、情感认同和习俗制度,还蕴含国民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以及价值取向,因而它一直对国民素质的养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展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传播和话语权的争夺,复兴传统文化,掌握文化发展自主权,重建民族文化自信心与发掘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已经开始成为国内学界的普遍认同和精神需求。因此传承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的传播对个人、家庭的早期启蒙,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爱国情结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这也是当今社会国学热的核心因素。
二年级国学经典下册内容
1、《四大名著·名家演播·阅读无障碍版》
推荐理由: 央视推荐,岳麓书社出版历时五年,耗资千万打磨,内容权威,经典,在业界口碑超好; 原著版本无删减、无改编,加入专家导读、难字注音、注解,扫清阅读障碍; 结合AR科计,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实景人文;随书附赠国宝级艺术家录制音频故事,北师大博导录制视频课; 随书附赠人物关系图 四大名著考点分析习题册;2、《飞花令里有诗词》
推荐理由: 体例新颖、独特,“飞花令”中学诗词背诵记忆轻松高效;从《诗经》带唐诗宋词、明清佳句。150余位诗人,近500首经典,覆盖中小学课标要求; 北大才女编著,权威编辑审校,注释详尽,解析精彩。3、《小米多诗词王国漫游记》
推荐理由:国内首部儿童诗词小说,以孩子的视角,探秘诗词大家生平经历。融入穿越、科幻、悬疑、解密四大经典元素,一本书结识一位大诗人,让孩子像玩游戏一样学诗词、学历史、长见闻;重量级名师名家联袂推荐,不但可以享受故事的乐趣,还能接受诗词教育,领悟传统文化之魅力;每首诗词都录制了朗读音频,扫描书中每一首诗旁边的二维码就可以听到。并且有完整故事的音频,扫码就能听。4、《历史旅行指南》
推荐理由:幽默轻松的笔触+历史的临场感,7岁以上孩子及历史爱好者都适合看;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让孩子带着知识点穿梭汉、唐、宋、清;令人惊叹的朝代民俗百科故事性语言+专题板块,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5、《你好啊,史记》
推荐理由: 精选了《史记》中的54个重要人物,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漫画帮助孩子们了解《史记》;159篇故事,串起历史大小事,让孩子们对历史的变迁有如临其境般的感受; 历史专家审定 漫画达人绘制,随书赠送超长史记全景图。
国学经典弟子规的介绍
弟子规相当于现在的学前教育,用以让古时的小孩懂得孝顺,仁爱,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下面由我介绍弟子规是不是国学经典,欢迎阅读。 弟子规是不是国学经典 弟子规是国学经典,《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弟子规》作为国学经典,对世人的影响自是不必多言,同时也让我受益匪浅。弟子规虽浅显却极富哲理,能够给人以生活上的指点、学习上的教导,成长中的导航……它教会我们: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它还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社交礼仪,这也是我们父母长辈的行为准则,因为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教育好下一代。国学激励着我们,当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时,应乐观积极,努力争取向上,不要被挫折打倒,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指导自己的人生。古人所言:“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记载:“周朝闵损因母亲早逝,父亲怜他衣食难周全,便再取了后母,而后母却虐待子骞。 在寒冷的冬天只给他穿单衣,父亲知道子骞受后母虐待后,便要休了她,子骞便为后母求情,最终一家人生活和谐美满——单衣顺母。想想我们呢?身为人子,我们对父母却知之甚少,关心更是不多,任性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父母对我们的关心,还天真地说着他们不理解我们的话语。真的觉得自己不懂事。细细体会,其中包含着尊重师长、孝敬长辈、诚实守信等可贵的品质,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下的民族精神,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生生不息的血液,是中国人民代代相传的传世之宝。 我们不能单纯的让孩子背诵经典,要让孩子理解这些经典的含义,并身体力行。 我觉得,要做到这点,在儿童教育时期还是蛮难的。即便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国学的语言文字形式毕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怎么也需要通过家长的解释,孩子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孩子,尤其是幼儿,学习任何东西都是基于兴趣,对于要通过这么间接才能理解,而理解了的内容又是并不吸引人的大道理,这样的阅读,我想孩子是不会很主动的。 我倒觉得,如果孩子愿意去学,即便只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背诵也是蛮好的,国学经典能烂熟于心,随着孩子阅历的增加、理解能力的提高,让他们自己去感悟,这样悟出的道理,一定比小时候家长一字一句的“翻译”更行之有效,并能真正铭刻在心,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扬国学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