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译: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译: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7.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
译: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8.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
——《尚书》
译:(人要有九德)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
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1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
译:不要见到财利就做有损于大义的事,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改变自己的志节。
12.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译:自己不说出恶言, 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你若以恶语伤人,他人也会以恶语相加。
1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1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2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初中生必读的国学经典推荐
国学经典书籍:《论语》。《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共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亲子阅读国学经典推荐
小孩子应该背诵哪些国学经典 小孩子应该背诵哪些国学经典,小学阶段是孩子机械识记的黄金时期,抓住这一关键期,国学是中国人对自己本源文化的认同与坚守。国学启蒙的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以下分享小孩子应该背诵哪些国学经典 小孩子应该背诵哪些国学经典1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有故事的汉字》 《有故事的汉字》是一套帮助儿童认识汉字、学习汉字的优秀读物。《有故事的汉字》通过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引领你探寻汉字的起源,了解汉字的演变,让你彻底弄清汉字的前世今生,轻轻松松学好汉字。 推荐理由 作者以生动而又不失严谨的笔触向小朋友们讲述每个偏旁、部首的意象和代表事物,为了让小朋友更好地理解汉字,在每个汉字的后面作者精选了有代表性的传统国学故事,为孩子们丰富国学根基、涵养心性添砖加瓦。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弟子规》 ——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 约1100字,是一整套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弟子规》是教育小朋友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尊敬师长、和别人平等相处,懂礼貌、讲信用等,而这些是一个人和社会接轨的通行证,直接奠定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础。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三字经》 ——中国文化史纲 约1100字,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发行和推荐。《三字经》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简史。学了《三字经》,就等于将中国文化史纲记在脑子里了,对孩子的升学考试和文化修养都有极大帮助!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千字文》 ——童蒙识字教材首选 由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编成的一篇韵文,最好的童蒙识字教材。词藻华丽,语言优美,且脉络清晰,熔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知识于一炉。学完《千字文》,孩子就可以轻松开始阅读,及早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及探究式学习习惯。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论语》 ——中国人的“圣经” 约16000字,共498章,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它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从小熟读《论语》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一个人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甚至生活中看人识人、选择朋友等等,都能从《论语》中得到巨大启发,教会一个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老子》 ——中国人的智谋奇书 约5000字,是中国人的智谋奇书,众所周知的《孙子兵法》,就是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智慧可以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就将《老子》的思想运用到研究领域;企业家张瑞敏则运用《老子》;从小熟读《老子》,领悟《老子》,可以使人智慧超群,卓尔不凡。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中庸》 ——“和谐”人生的指南 约4000字,“中”是指做人做事不偏激,中正平和;“庸”就是“永恒不变”,《中庸》说的就是永恒不变的和谐之道。学了《中庸》,能够开发领导潜能,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成为一个高EQ素养的人才。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即出自《中庸》。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大学》 ——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 约2000字,孙中山先生称这本书是“中国独有之宝贝”,是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曾国藩选拔人才的标准“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所谓“器宇”即一个人的心量,而读《大学》可以培养孩子敦厚中正之性,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小就建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格局。 小孩子应该背诵哪些国学经典2 小学国学经典篇目: 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五、《论 语》;六、《老子 大学 中庸 庄子》;七、《孟子》;八、《陋室铭》刘禹锡(唐);九、《劝 学》荀子(战国);十、《伤仲永、 笠翁对韵二冬》;十一、《岳阳楼记、 笠翁对韵三江》 小学国学课程是启蒙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的综孩子合素质;课程针对当今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模式和接受水平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的全新的国学启蒙教育;正如《易经》云:“蒙以养正,圣功也。”儿童时期是孩子启蒙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孩子纯正善良无邪的品质,教导子弟“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是不可缺少的教育。 学习国学的好处: 使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 孩子在这一时期表现出极强的模仿能力和活跃的思维方式,是学习语言,形成自我意识,建立初步文化体系的最佳时机。 选择专业的国学文化教育学校,推荐秦汉胡同,秦汉胡同国学于2002年开始创业,至今逾17个春秋。旨在将中华国学最基础的三个部分,即国文丶国艺丶家庭艺术人文通识,藉"听香读画,吃墨看茶"的极致艺术空间,依托拥有全球化兼容并蓄的开放胸襟,具备传统文人扎实通识素养与学术能力的国学教师,向现代家庭,向全世界传播分享中华文化精粹。秦汉胡同国学已经在北京丶上海丶广州丶深圳丶杭州丶南京丶济南丶娄底丶临汾等地设立近百家国学馆,每年惠及数十万家庭。 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秦汉胡同国文为设置了中国传统的蒙学课程,从经典启蒙读物《三字经》、《千家诗》、《千字文》入手,让孩子在诵读、记忆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汉字储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为提升孩子的文学素养和个人涵养创造沃土。 小孩子应该背诵哪些国学经典3 适合儿童读的国学书 《弟子规》 《弟子规》是一套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行为守则,弟子规要小朋友们学会孝顺父母,要对兄弟姐妹友善,要学会尊师敬长,跟周围的人平等处事,要有礼貌等。 《千字文》 千字文是一篇很好的启蒙教材,汇集了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内容,孩子学习千字文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论语》 论语教会我们很多经典的为人准则,能够让人洞察和了解人生,不管是经商还是学习,或者是成长,论语都有非常好的启发作用。 儿童读诵国学经典的3大理由 年龄最佳:把握13岁前儿童记忆力的黄金时期修理工发潜能,启迪智慧。 教材最好:国学经典是中国古代古紧贤的智慧结晶,从小接触如同师从贤哲,在第一流名师指导下奠定一生优雅人格基础。 收获最大:轻松愉快地跟读唱诵。不求理解,但求熟读背诵,“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领悟经典的真谛。 儿童背诵国学经典的10大好处 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 2、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3、记忆力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4、语文能力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易经》、《论语》、《大学》、《孝经》、《老子》、《中庸》、《孟子》、《文学启蒙》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不少于5000字(这是中文系教授的识字量)左右。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5、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一个7岁前诵读10部左右经典的.孩子,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 6、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学习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科目的学习成绩也随之提升2-4倍;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7、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变得很轻松——“心灵手巧”是诵读经典的另一种效益。通过诵读经典,可使头脑里和躯体内的气血很好的畅通,健脑效果明显,大脑支配手指的能力得到了强化,从而在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上会事半功倍。 8、取得文化治疗的效果——通过诵读经典,患有多动症、感觉统合失调、自闭症的孩子的症状明显缓解。这一项意外的收获已为医学界所关注,相关医院已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了。 9、促进亲子关系,亲子相长——许多经典是家长们也没有接触过的,父母(包括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诵读,除了能有效地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外,还能取得健脑、健身、缓解压力、解除疲劳、提高文化层次的良好效益。 10、对“文言文”有了天然的亲近感——有的家长认为经典以“文言文”为主,担心孩子不理解。其实,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关键的关键是把这些经典先背诵下来,并不一定让孩子去理解,以后,经过复习及日常的应用,则“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具有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读懂文言文则会扫除接受圣贤教育的障碍,从而为考大学、做学问、干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11、加强深度思想,重振人文建设——当代社会,流行读物泛滥,信息过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非常容易滋生浮躁心、傲慢心,某些人甚至会产生无法摆脱困惑和焦虑,有的人会对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产生疑问,从而厌倦生命、质疑社会。经过经典的熏修,可让孩子从小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言、立德”等人生志向,从而懂得担当责任,懂得如何更好的实现人生的幸福和成功。